海淀出台创新发展16条 加速中关村科学城建设
“9大计划”关注原始创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创业服务提质等;“7大行动”则包含了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整个“创新发展16条”涵盖了高精尖产业布局、人才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城市空间优化等多个领域。
原标题:海淀出台创新发展16条
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为早日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昨天,海淀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跃升计划”等9大计划和“城市空间更新”等7大行动,合称“创新发展16条”,旨在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9大计划”关注原始创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创业服务提质等;“7大行动”则包含了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整个“创新发展16条”涵盖了高精尖产业布局、人才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城市空间优化等多个领域。
聚焦高精尖产业布局,将落地建设2到3家国家实验室,支持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项目。支持建设贯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全链条的新型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科研设备租赁中心、共享型产业中试基地。此外,海淀每年还将安排5亿元资金,多渠道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在人才建设方面,将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设立“青年科学家大奖”和“创业雏鹰大奖”,加强对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在落户、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强化对人才的综合支持。
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三年内将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还将建立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分类分级评估机制,进行精准支持。设立双创母基金,推动优秀众创孵化机构向投资和服务驱动发展模式升级。加快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形成一批具有主导权的国际标准。
在城市空间更新方面,构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态,通过组建规模100亿元的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建设高品质友好交流公共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交流场所。同时,加强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体”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海淀居民的家门口将出现若干“百度公园”“小米公园”,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和体验高科技产品的好去处。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未来,海淀区将通过一个“二维码”集成所有创新服务政策和政务服务,解决创新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昨天,海淀区发布了“创新发展16条”,包括“9大计划+7大行动”,解决创新发展中的“痛点”和“堵点”。有了这16条,中关村科学城就能早日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标
至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高精尖产业结构更加巩固
——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新型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创新效率能级大幅提升
措施
在深入落实海淀区加快核心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简称“1+4+1”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十六项重点措施。
九大计划
一、原始创新能力跃升计划
落地建设2—3家国家实验室。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设立概念验证资助计划。
二、新型研发平台领航计划
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和产品、服务转化。
三、创新型企业“3×100”计划
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支持领军企业和潜力型企业培育。实施“领军企业100”计划,“隐形冠军100”计划,“种子企业100”计划。
四、高精尖产业引领计划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多渠道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五、“创新合伙人”计划
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建立人才举荐制度,设立“青年科学家大奖”和“创业雏鹰大奖”。
六、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计划
三年时间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探索实施“龙门计划”,加速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
七、创业服务提质计划
建立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分类分级评估机制。设立双创母基金。
八、知识产权强基计划
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九、标准创新领跑计划
形成一批具有主导权的国际标准。制图/焦剑
七大行动
一、城市空间更新行动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城市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加强高品质友好交流公共空间建设,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交流场所。
二、城市功能提升行动
以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为导向,实施生态、城市功能“双织补”。
三、科技城市建设行动
加强人脸识别、高精度传感器、生物芯片等技术在灾害预测、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应用。试点建设以领军企业、著名科学家等命名的主题科技公园。
四、科技政府塑造行动 率先应用中关村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构建服务型科技政府。设立科学顾问、产业顾问制度,聘请全球顶尖科学家担任区政府科学顾问。
五、科技公民培育行动
设立科技节日,深化“少年科学院”建设,建设STEAM教育基地。
六、全球联动创新行动
每年统筹2亿元专项资金,深化离岸创新、跨境创新。推进中关村大街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建设“类海外”的工作生活环境。
七、创新服务“码上办”行动
建立创新服务需求统一受理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布创新服务二维码,统筹全区创新服务职能。
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为早日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昨天,海淀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跃升计划”等9大计划和“城市空间更新”等7大行动,合称“创新发展16条”,旨在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9大计划”关注原始创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创业服务提质等;“7大行动”则包含了城市空间更新、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整个“创新发展16条”涵盖了高精尖产业布局、人才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城市空间优化等多个领域。
聚焦高精尖产业布局,将落地建设2到3家国家实验室,支持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项目。支持建设贯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全链条的新型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科研设备租赁中心、共享型产业中试基地。此外,海淀每年还将安排5亿元资金,多渠道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在人才建设方面,将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设立“青年科学家大奖”和“创业雏鹰大奖”,加强对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在落户、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强化对人才的综合支持。
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三年内将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还将建立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分类分级评估机制,进行精准支持。设立双创母基金,推动优秀众创孵化机构向投资和服务驱动发展模式升级。加快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形成一批具有主导权的国际标准。
在城市空间更新方面,构建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态,通过组建规模100亿元的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建设高品质友好交流公共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交流场所。同时,加强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体”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海淀居民的家门口将出现若干“百度公园”“小米公园”,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和体验高科技产品的好去处。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未来,海淀区将通过一个“二维码”集成所有创新服务政策和政务服务,解决创新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海淀区副区长李长萍表示,不同于以往,这次发布的政策更加关注新兴城市形态建设以及科技文化融合发展,创新科技成果要在海淀率先应用,提高创新创业者和居民的获得感。未来,将联合所有的创新主体,包括高校、央企、民企、协会、经营机构、部队,共建创新家园,让政府的创新服务能服务到每一个创新创业者,早日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这“16条”给中关村科学城插上翅膀了昨天,海淀区发布了“创新发展16条”,包括“9大计划+7大行动”,解决创新发展中的“痛点”和“堵点”。有了这16条,中关村科学城就能早日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标
至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高精尖产业结构更加巩固
——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新型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创新效率能级大幅提升
措施
在深入落实海淀区加快核心区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简称“1+4+1”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十六项重点措施。
九大计划
一、原始创新能力跃升计划
落地建设2—3家国家实验室。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设立概念验证资助计划。
二、新型研发平台领航计划
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和产品、服务转化。
三、创新型企业“3×100”计划
每年安排8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支持领军企业和潜力型企业培育。实施“领军企业100”计划,“隐形冠军100”计划,“种子企业100”计划。
四、高精尖产业引领计划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多渠道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
五、“创新合伙人”计划
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科技经纪人、科技战略专家、法律财务管理专家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建立人才举荐制度,设立“青年科学家大奖”和“创业雏鹰大奖”。
六、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计划
三年时间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系”。探索实施“龙门计划”,加速推动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
七、创业服务提质计划
建立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分类分级评估机制。设立双创母基金。
八、知识产权强基计划
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九、标准创新领跑计划
形成一批具有主导权的国际标准。制图/焦剑
七大行动
一、城市空间更新行动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城市空间更新基金,加快推进中关村大街改造升级。加强高品质友好交流公共空间建设,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创新交流场所。
二、城市功能提升行动
以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为导向,实施生态、城市功能“双织补”。
三、科技城市建设行动
加强人脸识别、高精度传感器、生物芯片等技术在灾害预测、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应用。试点建设以领军企业、著名科学家等命名的主题科技公园。
四、科技政府塑造行动 率先应用中关村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构建服务型科技政府。设立科学顾问、产业顾问制度,聘请全球顶尖科学家担任区政府科学顾问。
五、科技公民培育行动
设立科技节日,深化“少年科学院”建设,建设STEAM教育基地。
六、全球联动创新行动
每年统筹2亿元专项资金,深化离岸创新、跨境创新。推进中关村大街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建设“类海外”的工作生活环境。
七、创新服务“码上办”行动
建立创新服务需求统一受理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布创新服务二维码,统筹全区创新服务职能。